今日(2月9日)為大除夕,也是21世紀20年代最後的一個「年三十晚」,因自2025年起直至2029年,連續5年的大除夕都將是「年廿九」,要到2030年才再現「年三十」。
中國天文學會會員、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楊婧解釋,農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虧圓缺變化的周期定義,稱之為「朔望月」。一個朔望月的平均長度為29.53天,並非整數,而一個月的天數要用整數表示,因此有時是小月29天,有時是大月30天。同時,為了確保農曆每月的初一必須是朔日,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不是固定,需要透過精確的計算來確定。
今日(2月9日)為大除夕,也是21世紀20年代最後的一個「年三十晚」,因自2025年起直至2029年,連續5年的大除夕都將是「年廿九」,要到2030年才再現「年三十」。
中國天文學會會員、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楊婧解釋,農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虧圓缺變化的周期定義,稱之為「朔望月」。一個朔望月的平均長度為29.53天,並非整數,而一個月的天數要用整數表示,因此有時是小月29天,有時是大月30天。同時,為了確保農曆每月的初一必須是朔日,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不是固定,需要透過精確的計算來確定。
今天(2月2日)為農曆新年長假期最後一日,運輸署預計由傍晚至凌晨期間,將有大量跨境乘客使用公共運輸服務經各陸路管制站往返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