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nline vs Offline

Online vs Offline






已想不起最近一次響舖頭買嘢係幾時。

說的不是開門七件事,而是衫褲鞋襪袋。由於親友眾多但時間不多,因此習慣每逢見到有合用的可送禮的,而且價錢合理,都會先買下「看門口」,待有人生日或大時大節不時之需。例如,去年聖誕節與家人晚飯(大表弟與耶穌同月同日生),忽然殺出兩三位年輕人,原來是大表弟的舊同學,好在早有準備,不致失禮。

或說,封利是就好。但家規是長輩級才可派利是,我又未到這個level。何況,封利是太易,好像少了點心思。當然唔送都可以,但老土如我過不到自己那關。

說回購物。行街買嘢本是開心事,「散財減壓」嘛,不過,愈來愈覺得,香港很多東西的售價貴得有點不合理,令購物慾大減。平日我會為生活必需品格價,如洗頭水、盒裝面紙、貓餅貓罐頭等,睇睇吉之島(現易名永旺)、超市與藥房的售價;同時又會為唔等駛的東西格價,如最近睇中的Marni x Reebok 的Pump Fury,還有與Sacai 聯乘的The North Face 等等。

事緣某日逛街, 相中一對Raf Simons x Adidas, 折咗都要兩千幾(人類不免口爽荷包𣲷),打算去飲杯咖啡冷靜一下, 無聊地google 一下同系列的其他款式, 卻意外地發現,Mr.Porter、Farfetch、Ssense,Net-a-Porter 等,原來都真係幾平!他們的標示的原價,比香港專門店的折實價更低,而且全屬正貨(昔日同事曾在Farfetch 買過一個YSL 豹紋圖案背囊,連運費港幣四千有找)。得承認這雖然有點off,但卻是打開了另一道購物之門(更別說Rakuten、eBay 和亞瑪遜了),最勁試過一星期收三個parcel。亦從此習慣在想買點甚麼時,先上網格價。對於衝動消費無疑很奏效,但只限香港,因為外遊時人總特別軟弱。

想深一層,究竟是香港物價太黐線,抑或是網購競爭太激烈?從前的人鍾意行Joyce,是因為知道Joyce Ma 有眼光,早在八九十年代將歐美最炙手可熱的靚貨帶回香港。還有I.T 前身Green Peace,帶來首季Miu Miu 雖然只有女裝仍教人驚艷不已(當年廣告女郎Chloë Sevigny 亦太可口)。現在任何時裝品牌都設有官方網店,不然就有前述的各類型網店,一時免運費一時全單7 折,一整季產品都在網上任你睇啱先買,若要退貨還不收費,那selected shop 還有存在的意義嗎?連巴黎Colette 開了廿年都於上年皮爾修,遍地開花的10 Corso Como 又是否頂得住?

搞到我在香港消費愈來愈無癮。曾到過外地旅行(唔計鄰國及澳門)的人都會留意到,港幣在當地確是很好駛,而飲食和購物方面更是物有所值。於是不禁懷疑,香港商場裡的店舖,目標顧客是否非香港人?而究竟目下的香港,還有沒有當過香港人是香港人?

(編按: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54期。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:http://www.passiontimes.hk/4.0/regform.php


讀者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