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即是多?你講甚麼?

少即是多?你講甚麼?



先後於兩集《The Crazy Ones》講及對後世有極深遠影響的包浩斯建築學校。學校約一百年前在社會主義流行的情況下,在德國威瑪建立起來,主張藝術家與工藝師平起平坐,一同合作並以建築為終極目標,對建設新社會懷著無限憧憬。後來更為了配合大規模生產的趨勢,積極倡議與工廠接軌,將包浩斯風格推向一個革命性層面。然而一直受著動蕩政局影響,14年後在希特拉主導下最終強制停校。包浩斯的導師及學生們紛紛流亡至歐美等地,將其設計宗旨開心大放送,進行名符其實的深耕細作。

後世將包浩斯風格歸納成三個重點:形隨機能(Form Follows Function)、少即是多(Less is More)及忠於材質。其中最為人所讚頌,相信是 Less is More。這特點受廣泛流傳,我認為只有一個原因:夠虛。

乍聽之下,好像明白了什麼,應該是關於簡約主義的口號,尤其當文明社會對生活環境有更高層次要求,如減少能源浪費、提倡惜食等生活態度。「少」就是王道。但少即是少,Less is Good 不就已經很好嗎?為什麼又要「即是多」呢?跟化妝品又有什麼關係?難道這品牌的產品份量特別少?實在摸不著頭腦。因為夠似是而非、內容空泛,才最易叫喊出來而不會得罪其他人。就如「我要真普選」一樣,都是殖民主派與建制派共用的口號。你叫我又叫,不會有違和感;另外,以虛詞為口號也是偽文青所為,因為看起來頗有生活態度嘛。

其實,若要追本朔源,Less is More 和 Form Follows Function 是過時的設計原則。第一,這是離地的想法。Bauhaus 一直推崇大程度的工廠組裝、只需考慮功能及物料需大方地祼露於人前,表表者是 Marcel Breuer 的 Wassily Chair。例如造一張椅子,設計師需要利用最新及最適合工廠的生產技術、按照人體工學造出最舒適的形態、使用原有物料外觀,不得有任何「多餘」裝飾。然而,我們發現世上椅子造型何其多,手機、鞋子,一切生活用品造型大都千變萬化。或許簡化生產方法仍是大趨勢,人體工學這回事其實不會完全執行,更不會只提供一個顏色。就是說,絕大部分用家才不管產品如何聰明有效地製造。說穿了,這些原則是設計師或工程師一廂情願的想法,純粹為了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,忽略了製造產品最重要的元素,User Experience。

第二,Bauhaus 理念泯滅了人文生活,所有物品只剩下最基本的框架。現代主義於19、20世紀堀起,其中一個原因是人們對當時混亂的社會與體制深感不滿,於是提倡以科學為基礎,摒棄一切傳統與文化,以理性及最大功利性為目標,一切都要可計量、可預測和可標準化。這樣的極端理性思維跟香港政府對古蹟建築處理同出一轍:這幅牆從前用每塊形狀都不一致石磚砌出來的,為了方便修葺和保養,於是換成在大陸啤製的英泥磚;甚至磚也不要,純粹畫出來或印出來便算;天星鐘樓拆起放在床下底。將效益放置在最高位,就會將當地文化、歷史背景、社交禮儀、生活習慣一下子便抹走,不留半點痕跡。

雖然 Bauhaus 風格有不足的地方,其高瞻遠矚的革命性思維卻啟發了大家對個人、社會存在的反思,造就後現代主義等新態度,從而令每個人的簡約態度不再一樣。

延伸:
The Crazy Ones 第57集:Bauhaus, 沒有不愛的理由(1)
連結:http://www.passiontimes.hk/?view=prog34&ep=57

The Crazy Ones 第58集:Bauhaus, 沒有不愛的理由(2)
連結:http://www.passiontimes.hk/?view=prog34&ep=58


讀者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