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山羊」與球王

「山羊」與球王



大約由2017年起,不少網民開始用GOAT來形容美斯,那是Greatest of All Time的縮寫,結果「山羊」一字變成了當代英語世界球王的新興代名詞。

世界球王考


童年時尚未成為球迷,卻已聞「球王比利」之大名 - 八十年代初閱讀一份兒童雜誌(不是《兒童樂園》,但性質大致相同,可能是由新雅出版,名為《兒童世界》,如有香港兒童文學專家路過,煩請指正),有一期的名人傳記欄目介紹,說他出身寒微,在父親嚴格督導下(傳記中提及比利少年時受朋輩影響食煙,為父所發現而痛斥之,也許是杜撰),最終成為一代球王,但沒有巨細無遺地描述他的戰績。這是本人對比利最早的印象。

那個時代,在香港傳媒的論述及球迷圈子間,「比利是唯一的球王」乃無可爭議之共識。大約於1986年世界盃,馬勒當拿的超卓表現,被一些球迷奉為新球王,資深球圈中人均不以為然;據《畢華流看世界盃》一書記載,當時「阿叔」林尚義不屑地說,馬勒當拿只是「好波之人」而已。

近來求問本地足球歷史同好,對方指出在比利成名之前,已有華文媒體將職業生涯橫跨二次大戰前後英格蘭右翼鋒馬菲士(Sir Stanley Matthews)寫為「英國球王」;而在網上搜索,不難發現民國時代的唐福祥、梁玉棠及李惠堂,分別被稱為「遠東球王」、「二世球王」及「中國球王」。

「球王比利」之名,相信是出自他在巴西的其中一個綽號O Rei do Futebol,直譯過來就是「足球之王」了。事實上,在英語世界亦有類似的稱呼,例如曼聯的蘇格蘭前鋒丹尼士•羅(Denis Law),被稱為Denis the King,後來簡東拿也有Eric the King的名號,頗有「繼承皇位」之意,當然這是指「曼聯球王」,頗像中文媒體稱普斯卡斯(Puskás Ferenc)為「匈牙利球王」,告魯夫為「荷蘭球王」等等,甚至連碧根鮑華的「凱撒大帝」(Der Kaiser)雅號,也暗示他只是德國球王,比利才是整個世界足球的王者,位階比所有人為高。

由千古一帝至諸王之爭


這種說法一直延續至至二十世紀未,但在新世紀來臨前夕出現變化。2000年初,國際足協舉辦「世紀球員」(FIFA Player of the Century)選舉,分開官方雜誌與球圈中人及網上投票兩大組別,結果馬勒當拿在前者得票率53.6%,比利得票18.53%;比利在後者的得票率,是72.75%,馬勒當拿只有6%,並在同鄉迪史提芬奴(Alfredo Di Stéfano,9.75%)之下屈居第三。最後國際足協「掌門人上身」,把獎項均分予兩大巨頭,「打和」了事。

那時吾人想當然地以為,阿根廷人的網絡動員力,遠比巴西人強大,到眼見當下不少球迷稱呼美斯為「山羊」,才恍然大悟 ── 那是一整個世代大多數球迷的主觀感受,由此推論,上世紀末比利與馬勒當拿擁躉之爭,說穿了根本就是一場世代之爭 ── 比利死忠以嬰兒潮世代為主;反觀七十至八十年代初出生,見證馬勒當拿足球生涯的球迷,出於先入為主之定見,當然會認為他較佳,而後者對互聯網的使用率,又遠超於長輩,故才出現馬勒當拿大勝網上球迷直選的現象。

曾有網友嘲笑「山羊」的說法,指那些人好像以為足球歷史是由2004年開始的,吾人雖然極欣賞美斯,但身為足球歷史研究者,不得不同意上述論調。另一方面,過去18年,足球世界經歷頗為巨大的變化,比利獨占球王寶座的史觀,亟需重新檢視,下期續論。

(〈球王論〉之一)

(圖片來源:Agencia de Noticias ANDES|CC BY SA 3.0)

(編按: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57期。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:http://www.passiontimes.hk/4.0/regform.php


讀者回應
相關文章